姚國華
我們開展的工作要想讓人民群眾滿意,離不開對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怎樣了解社情民意?扎實的調查研究則是重要的方法。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
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各級黨組織把調查研究作為破解發(fā)展難題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調查研究走過場、圖形式的現象仍然存在,嚴重影響了調查研究的實效性。因此,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走進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實情、解決問題。通過調查研究,找準基層治理的切入點和發(fā)力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調研要解決向誰調研的問題,即調研對象問題。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在鄉(xiāng)下,在縣城,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工作同志開調查會,仔細聽他們的報告,所得材料不少。許多農民運動的道理和在漢口、長沙從紳士階級那里聽到的道理,完全相反?!边@說明,不同的人,由于立場不同、利益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因此,選擇好調研對象是搞好基層調研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現在所謂的下基層調研,主要是聽取基層干部的工作匯報,和群眾之間的溝通交流往往流于形式。群眾和基層干部的意見是否完全一致?恐怕不一定。毋庸置疑,下基層調研固然要聽匯報,但更要直接到群眾家中,到田間地頭,面對面與基層群眾談心交流,拉家常,噓寒問暖,還要經常臨時性實地抽查,不打招呼地走訪一些事先沒有安排的“點”,這樣才能看到真實的情景,聽到真實的聲音,準確發(fā)現實際存在的問題。
調研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圍繞工作難點和突出問題確定調研主題。要根據主題制作調研提綱,對內容進一步細化,明確具體責任人。要親臨現場,深入開展調研。在具體方法上,可采取聽、看、問、談等方式進行。聽,就是要聽基層情況匯報;看,就是要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問,就是要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談,就是要與基層群眾交談,掌握真實情況。
調研要真正解決問題。在基層調研時發(fā)現的問題,能夠當場解決的一定要當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也要向基層群眾做好解釋說明,不能將問題往基層一推或回來之后便束之高閣。我們有些領導干部下去調研發(fā)現問題時,不是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而是要求基層干部去解決,至于基層干部到底會不會解決,解決得怎么樣,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也就在這種“推卸”和“要求”下成了“口頭指標”“口頭落實”。旨在轉變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調查研究,如果離開了解決問題抓落實,也就失去了根本意義。
(作者單位:周口市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